建筑工程学院
乐学 乐教 创业 创造
学院要闻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成功组织2025-2026学年“百万奖励基金”公开课

——第2期《工程力学》《土力学》

时间:2025-10-31 20:28:44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2025年10月31日,建筑工程学院的李强与周艳春老师分别登台授课,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生动的教学方式,为在场的教师呈现了两堂高质量的专业课,给众多听课教师带来了深刻的教学启发。

在工程力学课程的课堂上,李强老师以梁的弯曲内力为核心展开讲解,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工程问题的“钥匙”。课上,李老师首先以工程中一座桥梁的垮塌为案例引入,从弯曲的概念、力学模型到弯曲内力求解方法,最后用弯曲内力分析工程桥梁垮塌的原因,严谨的逻辑让学生们对梁的弯曲内力有了完整的认知。随后,他重点强调工程力学中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弯曲内力图最大值和最小值在工程中的应用,向学生们传递了辩证思维、数学思维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67d870bcf45a4543d4189eae0a12e4f2

为了让同学们把抽象的力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李老师采取典型的工程案例,逐步引导学生,知识逻辑层层递进。从港珠澳大桥主跨结构到住宅小区地库横梁发生肉眼可见的较大变形,既有超级工程,也有贴近生活与专业的案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学好梁弯曲内力的工程应用价值。此外,李老师还通过虚拟模拟,帮助学生们直观观察到弯曲的变形,将复杂的变形、抽象的力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现象和能力,学生们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土力学课程的教学中,周艳春老围绕土物理性质这一核心知识点,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课上,周老师首先详细阐述了土的组成,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地讲解了土的物理性质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们准确区分土的物理性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土的物理性质的工程应用,周老师结合工程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工程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学生们掌握了从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力学思维。

同时,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她强调在地基基础的设计工作中,精准计算、严谨态度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她鼓励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未来投身建筑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ad6e2db2b6251e57248c9b409c42ad61

值得关注的是,李强老师与周艳春老师在此次示范课教学过程中,都提及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他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如何利用AI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如通过AI软件进行工程案例模拟、利用智能教学平台实现个性化教学等,为在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示范课结束后,多位教师围绕两位老师的授课内容展开了中肯的点评。大家纷纷表示,李老师的课程从抽象的理论自然过渡到工程案例,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周老师的教学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4cac0c0bdf4d1f4af9e593b063070f38

此次示范课为学院教师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尤其是为年轻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借鉴,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教学水平与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此次远景百万优秀教师示范课的成功开展,不仅丰富了学院的教学活动形式,更推动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分享。未来,建筑工程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优质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素养与专业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建筑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